查看原文
其他

BM风:“以瘦为美”审美观后的身体焦虑与身体悖论

胡果冻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2021-01-19
接受身体的优点与缺点,并欣赏身体的独特美,才是一种正确的认同身体的状态

 | 胡果冻
 | 葱葱

2020年的夏天,一股专属于“小码女孩”的新兴时尚风潮——“BM风”,火速席卷了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打开小红书、微博、抖音打开一看,各类时尚 KOL,甚至普通消费者(KOC)疯狂传播与种草“BM风”,而且这些内容的输出者横跨多个年龄层。


(小红书上Brandy Melville词条下两万多篇笔记)


(抖音上#BM女孩# 的视频播放量达到2.7亿次)



到底什么是BM风?


BM是品牌 Brandy Melville的缩写,是一个1970年创立于意大利的快时尚品牌,基本都是各种各样的格子布短裙、配露腰短上衣、紧身小吊带、紧身针织衫。


BM品牌定位明确——高中至大学的年轻女孩们,所以一切设计围绕“青春”、“少女”展开。


(Brandy Melville网站)


Brandy Melville因为尺码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多年来,Brandy Melville一直坚持“one size fits all”的理念,只卖S码。无论什么单品,BM都只有均码,而这个均码代表S码!如此政治不正确的做法,却成为了BM的最大营销卖点。


从Ins至小红书:BM风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让品牌有机会直接与消费者对话,而不必像以前一样只能通过大型广告牌展示品牌信息。品牌甚至都不必在中国设立实体店,社交媒体就能帮助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立足。BM风的兴起也依仗了社交媒体的东风。在国外,BM最初通过Instagram上的美少女博主进行推广。而在中国,小红书平台上Brandy Melville词条下共有两万多篇笔记,内容从新品预告、穿搭测评到微胖女孩挑战应有尽有。


(小红书相关穿搭截图)


其次,中国的关键意见领袖KOL已经领先全球其他国家,率先成为一种真正的媒介载体。在中国,KOL营销正在逐渐取代电视和纸媒广告等传统营销方式。尤其是时尚产业的营销已经跳脱传统名人思维,改成迎合千禧一代消费行为习惯的中国的关键意见领袖KOL。比如欧阳娜娜、宋妍霏以及因《青春有你2》火起来的虞书欣在社交媒体上发布BM风格的穿搭私照,引起更多年轻女孩的模仿。


(“国民妹妹”欧阳娜娜的BM风穿搭)


(《青春有你2》虞书欣BM风穿搭)



(最新出炉的《青你2》时尚芭莎照)


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尚和潮流的定义越来越多元和复杂,每个品牌和媒体都在通过输出自己的理念和价值观来吸引受众BM的“one size fits all”设计理念赋予了能穿进BM的女生“身材炫耀”“青春”“美少女”的荣誉勋章。法国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认为主意识形态对主体的建构是通过对个体的询唤(interpellation)实现的。个体对社会身份产生认同的过程,就是意识形态将个体询唤为主体的过程。通过疯狂暗示“穿得进BM的女性才是有魅力的少女”,越来越多女孩在这种意识形态的召唤下加入到穿BM的实践当中来。


BM风:“以瘦为美”审美观背后的身体焦虑


BM品牌主打小码,这也把一部分姑娘挡在了门外。喜欢BM但穿不了的女孩,也容易产生负面的身体意象和身体焦虑,“唉,我好胖啊”,或者“我一定要瘦到可以穿 bm !”


(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话题动态)


Rodin等人在1984年在《Women and weight: A normative discontent》一文中提出了“常态性不满”(normative discontent)的概念,意指在当下,不论男女都对自己的外型感到不满。这一现象是如此普遍,以至于已经被当做了一种常态而非例外。当下这种女性身体焦虑或者说“常态性不满”的锅不能由BM一个牌子去背,而是有着复杂的社会环境、媒介环境和心理要素。


1、理想体型的内化与负面身体意象


身体属于自我意象的一部分,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保罗‧席尔德(Paul Schilder) (1935)提出 “身体意象”(human body)的概念,身体意象就是在我们心里形成的关于自己身体的图画。Thompson等人发现,对“理想体型的内化”(thin-Ideal internalization)是个体产生负面身体意象的直接成因之一。对理想体型的内化指的是个体完全接受了社会所定义的理想外观,并通过各种行为试图达到相同的外貌。比如,在亚洲,将BM风演绎得极致的是女团Blackpink,其成员在各种场合下的BM风格的搭配,也令许多年轻的女孩趋之若鹜。


(Blackpink女团)


BM风就成了很多女性的理想体型,喜欢BM却穿不进的女生有可能因此无法实现身体认同。负面身体意象会影响个体的着装,体型偏胖群体普遍因为对于身体的自卑而不敢穿市面上那些时髦的服装,存在着装压力。


2、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视觉消费与身体牢笼


Redrickson 和 Roberts (1997)提出了客体化理论(objectification theory),女性内化第三人对自己身体自我的看法,将自己作为一个基于外表被观看和评价的物体来对待,形成对身体外在形象的习惯性监控。女性通过自我评估“我看起来够漂亮吗”、“我够瘦/性感吗”,进行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eation)。



而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视觉的高度重视。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追求视觉消费、最大限度地吸引观看者的眼球成为身体存在的价值体现。视觉的“暴政”和“自我客体化”使得身体陷入焦虑不安中,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女性更是以近乎疯狂的方式投身身体的“战斗”中,比如健身、减肥、节食等等,使得身体在一种权威性标准的压制下喘不过气来。



3、大众媒介打造的主流意向标准


西方国家与中国对Brandy Melville品牌的态度存在着巨大的认知差异。在西方,Brandy Melville提倡的美学单一化也让其受到了猛烈抨击,原因在于大家无法接受其价值观,视 Brandy Melville 为“隐私羞耻”。


(YouTube上某博主)


然而,类似的愤怒在中国的媒体上几乎没有看到。这实际上与国内主流文化中体型的“理想瘦(thin—idea)”趋势,在绝大部分女性的知识结构中形成了“瘦即是美”的图式有关。


(YouTube上BM的店员小姐姐解释为什么离开BM)


在大众媒体上,种种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纤细”的身体拟像成为现实身体崇拜的对象,激发了人们对身体的想象和满足。通过设定不切实际的理想身体意向标准,媒体促进了许多人,尤其是女性,对自我身体的不满情绪。


比如,前几年大热的“A4腰”“锁骨放硬币”“反手摸肚脐”,都在打造一种媒体主流的意象标准,大家周围的女生大都有参与过这种挑战活动。


(“马甲线女王”袁姗姗参与A4腰挑战)


前几天,一个选秀节目专门做了“细腰游戏”,让选手从不同宽度的障碍中穿过,从35cm到26cm再到18cm,如果能一路“通关”到最后,就是被认证的“小蛮腰”。


(某选秀节目截图)


(某选秀节目截图)


大众媒体上的拟象会让我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瘦即是美”这一观念并反观自己的身材,“瘦”体型几乎成了女性漂亮的代名词,成为现有文化中评价女孩身体的主要标准。女性对于自我的身体意象已经越来越苛刻,甚至产生负面的身体意象。


解放与异化:时尚消费中的身体悖论


Brandy Melville 的设计相当紧身,穿其衣服确实会迫使女性更多地袒露身体。因此,也有人认为BM风潮象征着女性“穿着自由观” 的觉醒。露脐上衣和迷你裙意味着女性对展示自己身体的态度变开放了,她们更自信了,穿衣服也更随心,越来越敢于展现性感一面,也不失为一种穿衣自主和社会进步


流行往往就是社交货币。当小码女孩因为纤细的楚腰广受赞誉的时候,BM风为她们带去的精神满足,自然也会让其他正常甚至大码的女孩为之心动。当BM风被视为一种时尚时,能否穿上BM某种程度上成了女性的一种自我规训和身体牢笼,也成为一把衡量身材美不美的直尺。


身体的“被解放”只是一种表象,而根植于这一现象中的是关于身体的悖论。一方面我们主动引领时尚又被时尚所塑造,我们享受时尚带给我们身体的欢愉,身体完美的视觉形象与视觉快感越一致,带给人们的感官享受和满足也就越多。另一方面,我们主动进行着身体美学实践又被欲望所驱使、被商品逻辑所规定,遭受时尚不断更迭的强烈刺激,引发了当代人普遍的身体焦虑。



有一说一, BM品牌定位是为身材瘦小的女生设计,但不代表是要鼓吹所有女生都要为了能穿上小码衣服而拼命减肥。就跟有大码女装并不是倡导以胖为美,鼓吹所有女生都要为了能穿上大码衣服而拼命增肥一样。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孩是自己给自己找的身体焦虑。接受身体的优点与缺点,并欣赏身体的独特美,才是一种正确的认同身体的状态。女生们真正规避的不应该是BM风,而应该是随波逐流和自我否定。



参考文献:


1. Rodin, J & Silberstein, L & Weissman, Ruth. (1984). Women and weight: A normative discontent.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 32. 267-307.


2. Thompson, Joel & Stice, Eric. (2001). Thin-Ideal Internalization: Mounting Evidence for a New Risk Factor for Body-Image Disturbance and Eating Pathology.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CURR DIRECTIONS PSYCHOL SCI. 10. 10.1111/1467-8721.00144.


3. 史修永, 周李帅. 后现代文化语境下身体焦虑的美学解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039(004):198-202.


4. 吴建平, 风笑天. 身体、焦虑与网络[J]. 松州学刊, 2005(6):61-64.贺丽丽. 论时尚消费中的身体悖论[J].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3(5):23-24.


5. 林滨, 吴玲. 审美资本主义的本质厘析:资本与审美的共谋[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6. 36氪,「BM 女孩」是如何火起来的?


7. 时尚头条网,Ins、Facebook至微博 社交媒体正持续颠覆奢侈时尚产业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图片来源:网络


推荐阅读


网站 | www.csmrpku.com

微博 | @北京大学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

转载、投稿、合作等,联系微信号 | 13623315168



都看到这里了

还不点一下“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